发布时间: 2021-06-16 08:15  浏览量: 1521 次
疗愈绘本的阅读方法
  • 区域: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萌卡纳绘本馆
  • 主题:抗挫
  • 推荐理由:在阅读绘本故事中,孩子的内在会产生三阶段的心理现象:认同、净化、领悟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,透过三个阶段的心理运作,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,开始能思考问题解决的路径,而发展出情绪自我修复的能力。
  • 年龄:2岁以上
  • 地址:成都龙泉萌卡纳绘本馆
电话号码: 19983******
详细介绍

疗愈绘本的阅读方法

  在阅读绘本故事中,孩子的内在会产生三阶段的心理现象:认同、净化、领悟。

 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,透过三个阶段的心理运作,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,开始能思考问题解决的路径,而发展出情绪自我修复的能力。

  以绘本《这个假期不溜达》为例(内容选自公众号信谊图画书奖),第一个阶段的「认同」,指的是小朋友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绘本中的角色联系起来,而感同身受。

  故事中:很多动物在这个春节病倒了,为了防止疾病传染,山民们决定都呆在家里。这样的故事,让孩子马上联想到这次肺炎疫情,进而对书中的人事物产生共鸣感。

  「净化」的过程,是在阅读时,因为故事中的角色分享了挫折、生气等感觉,因此阅读者得以释放被压抑的情绪而有解脱之感。

  故事中:困在鸡舍的小鸡真无聊,只能跳草垛、睡觉,所有小动物都难掩失望....孩子的内心已随故事情节,在负面与正面情绪之间起伏,最终得以宣泄掉一些负面情绪。

  「领悟」,则是指借故事角色的遭遇,照见孩子自己的情绪、问题等,最后能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,采取正确的行动来处理自己的情绪。

  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小动物们,决定在家互相学习别人的拿手技能,最后大家都玩得很开心。由此,孩子们领悟到宅在家里也可以找到乐趣,度过有意义的时光。

  当前这场疫情,势必会在人们的生活和心灵中留下延绵久远的余震。然而面对灾难,面对生活的失序,孩子们该如何去理解这些,如何获得心灵的抚慰呢?也许绘本里正藏着答案。

Reading to Healing

治愈绘本推荐

  自疫情发生以来,很多写给孩子的“冠状病毒”绘本,一夜之间传遍网络,获得众多赞许。以漫画作者安潇为例,其作品自发布以来,累计已获得1500万阅读量。安潇曾表示,这个绘本之所以被喜爱,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安抚孩子情绪的新思路。

  为什么主要承担娱乐教育任务的图画书,还能发挥治愈功能,让陷于困惑煎熬的孩子,得以完成精神疗愈?

  绘本当然没有神圣到驱赶疫病,但它也绝不软弱无力,自有它承载的东西。

图画书是

治疗灾难亲历者的心灵处方

  像安潇一样,在灾难发生时,投身于绘本创作的人并不在少数。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副教授严淑珍,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2001年9月11日,当恐怖份子劫持客机,撞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时,严淑珍正在上班途中听着广播。她的心情瞬间沉入谷底,却没想到回家后,迎接她的是另一场风暴:当时才四岁的女儿一见到她就大哭:“坏人会不会来抓走我?我们家的房子会倒吗?”

  原来女儿因为看着电视新闻主播以紧张的神情语气,放送着911事件现场。加上家中成年人不停的哭泣,女儿竟也感染了恐惧情绪。

  身为幼教专家的严淑珍思索着,该如何告诉孩子,这起恐怖袭击是怎么回事儿?以及该如何安抚她?

  一个灵感突然萌发了。她拿起笔,又在上网挑选了很多救灾照片,临时决定为女儿「写一个故事」:

  救难英雄包括医生、军人,以及搜救犬,她将这些照片快速搜集起来,做成了一本电子图画书。当晚,靠着这本作品,严淑珍向女儿说明了911事件的经过,并不断向女儿传达“你很安全,不论发生什么事,妈妈都会保护你”的信息。

  故事中也因为救难英雄的出现,大家群策群力协助灾后的安顿,女儿也感受到正能量。

  你也许会感叹,图画书的创作居然可以这么自由和随机应变。不受媒材限制,却有极大感染力。

  后来,严淑珍试着将书传到网上,收到很多留言:“你的故事有治愈能力。让我的孩子放下了内心里的阴霾,变得很平静。”

  读完留言,她欣慰的同时也开始思索:如果绘本能够治愈人心,自己应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,给更多人带去幸福…

  从那时起,她开始大力推动绘本情绪治疗。包括菲律宾风灾、美国飓风等,每当灾难过后,孩子需要心理重建,严淑珍就会为他们创作图画书,传到网上,同时送去灾区。

  2017年美国飓风后,严淑珍创作了绘本《飓风之后》。



我要留言
内容:
用户留言

地图位置
热门信息
最新信息
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: